通知公告
学校发展实现新跨越 生源质量实现新提高——青岛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工作综述
发布日期:2017-09-07   浏览:[]

 

学校发展实现新跨越 生源质量实现新提高

——青岛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工作综述

 

9月6日,青岛大学迎来了8517名2017级本科新生。2017年,我校面向31个省份共设本科招生计划8375人,实际录取8517人,其中,省内录取6551人、省外录取1966人。纵观2017年的招生工作,呈现以下亮点:

总体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山东省外生源总体质量大幅提升

2017年,我校所有省份的投档线与重点线的分差全部超越2016年;文/理投档线分差在40分及以上的省份数量分别为10个/17个,分别比2016年增长5个和6个,生源总体质量大幅提升。

二是山东省内生源质量继续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一)普通文理类。共录取4559人,文理投档线分别为562分、566分,比重点线分别高33分、51分,继续位居省属高校首位。实施大类招生,提高了考生和专业满足率,文史类、理工类考生第一志愿满足率比2016年分别提高13、12个百分点;解决了15个专业多年调剂录取的问题。

(二)山东农村专项计划。共录取165人,文理投档线分别为553分、563分,比重点线分别高24分、48分,居山东省省属高校首位。文/理科最低位次分别比去年提前6200位/38000位,生源质量大幅提升。

(三)师范类(面向青岛招生)。共录取367人,文理投档线分别为536分、525分,比重点线分别高7分、10分,均为首次超越重点线。文/理科最低位次分别比去年提前2300位/11700位,生源质量大幅提升。

(四)中外合作办学类。共录取166人,文理投档线分别为535分、522分,比重点线分别高6分、8分,均为首次超越重点线。文/理科最低位次分别比去年提前7300位/16000位,生源质量大幅提升。

(五)校企合作办学类。共录取309人,理投档线为501分,比本科控制线高68分,最低位次比去年提前30000位,生源质量大幅提升。

三是综合评价招生生源质量实现新增长

2017年,根据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定具有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考生(学业6A4B以上)为优先重点选拔对象,录取考生中具备此条件的达到65.6%,比2016年提高47.6个百分点;总体上具有省级三等奖(含)以上竞赛成绩的考生达到96.9%,比2016年提高33.9个百分点,生源质量大幅提升。其中电子信息类、华大基因、语言大数据3个创新实验班考生全部为具备省级三等奖(含)以上竞赛成绩考生。

 

生源质量提升计划助推招生工作

2017年是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关键年,浙江、上海推出不分文理、不分批次,选考科目组合,以及“专业+学校”或“院校专业组”志愿报考和投档录取模式,考生直接面向专业填报志愿,专业失去学校保护线,对我校不同热度专业的生源质量将是巨大挑战;山东、天津、海南合并批次,逐步消除高校等级差异化等举措,部分原来省外二本高校将向传统一本高校发起冲击,尤其在山东,再加上考生的高校志愿数量翻翻,考生冲击省外名校机会增多等不利影响,我校作为省属高校生源质量领跑者,会首当其冲。

面对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学校将招生改革与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改革、学科专业建设紧密联动,实施生源质量提升计划,从四个方面推进2017年的本科招生工作。

一是实施大类招生和培养改革

实施大类招生和培养改革,学校牢牢把握住四个点。一是出发点:积极应对高考改革挑战,保障和提升生源质量;二是落脚点: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三是立足点: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四是着力点:通过专业分流,倒逼学科专业加强建设

大类招生学生进校后按院(系)统一管理,学校以学科大类的基础制定教学计划,在学科或学科群范围里实施基础性课程的教学,在前1-2年按学科大类培养之后,由学生结合个人的爱好、特长,考虑自身的条件、学校教学资源情况、社会需求和自主择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接受导师的指导,再根据学生志愿和学校有关规定,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而进入相应的专业学习。

2017年,学校在15个学院实行18组大类招生,融合了计算机、电子、经济、金融、数理化、材料、管理、生物、机械等54个专业。

大类招生和培养在强化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后期专业分流时,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更加理性,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是实施综合评价招生改革

综合评价招生是高校人才选拔机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由传统的“依分录取”向“依才录取”的录取模式的重要转变,更有利于高校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选拔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和综合素质高的考生。

我校深化综合评价招生改革的重要意义有四个方面:一是综合评价招生是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自主招生能力的重要实践和探索;二是以创新实验班模式(每班20-30人)深入探索具有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人才选拨标准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匹配度,通过对具有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高他们在科技竞赛、学术创新、技术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建立标志性创新创造型人才培养标准;三是以创新实验班模式探索“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跨学科、大平台人才培养和课程与课堂的组织和实施模式;四是以创新实验班模式探索大类招生录取、人才培养、专业分流等管理模式,探索“专业(类)+学校”的应对之策,促进一流的本科教学和专业建设。

在跟踪2016级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情况的基础上,学校经过深入研究讨论,决定在适度扩大招生规模至150人(文30人/理120人)的基础上,通过破壁、拆墙、交叉等方式,打破学科界限和壁垒,在基础学科或特色学科中设立了人文科学类(历史学类)创新实验班、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实验班、电子信息类创新实验班、计算机类(软件工程类)创新实验班、华大基因创新实验班6个创新实验班,重点打造“跨学科、横交叉、重多元、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特色,由“混合编班、统一培养”转变为“独立成班、个性培养”。

三是合理调整招生专业结构和规模

本着“突出特色、强化优势”的原则,综合考虑专业生师比、全省同类专业评估排名、专业志愿内录取率、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以及社会发展和产业布局对专业的需求情况等因素确定专业招生计划,对就业前景好、办学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度高、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予以倾斜。一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新增4个招生专业或方向:新增标准化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个专业;新增新闻传播学类理科招生方向、临床医学(5+3)眼科招生方向。二是增加优势和特色专业招生规模,理科中,药学专业增幅为71%,临床医学、英语、医学影像学、金融学类、工商管理类(会计学、财务管理)、口腔医学、公共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等专业招生规模增幅均在15%以上;文科中,工商管理类(会计学、财务管理)增幅为200%、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增幅为100%,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英语、旅游管理类等专业招生规模增幅在30%以上。

进一步加强对不同省份人才市场需求的研究和预测、考生和家长对专业认知的评价和分析,切实做好招生计划投放比例与招生地生源数量的结合、投放专业类别的结合,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加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招生计划布局更加趋向合理。比如,在8个省份首增医学类招生计划,在沿海省份适当增加商科招生计划,在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省份减少工科招生计划等。

四是科学制定实施招生宣传方案

招生宣传是本科招生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提高生源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证。学校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首设招生宣传专项经费;建立招生宣传长效机制,强化组织领导,整合资源,拓宽渠道,调动和发挥学院学科主体作用,成立招生宣传专家队伍;科学制定招生宣传方案,实现网站、网媒、纸媒、中学、现场、电话“六位一体”全覆盖。一是构建“三网两微”官方网络宣传平台,加强校园网、招生网、学院网和微信、微博平台的维护和信息更新,这是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和专业的主流官方平台;二是以中国教育在线、新浪山东、青岛新闻网为主构建社会主流网媒平台,重点宣传学校办学水平、优势和特色;三是以齐鲁晚报、浙江教育报、羊城晚报、半岛都市报、山东报考指南为主构建社会主流纸媒平台,重点宣传学校综合实力和学科专业实力;四是以优质生源基地中学为主构建交互平台,一方面安排招生宣传专家入校开展科普讲座、报考指导、专业推介等活动,另一方面举办高中校长论坛,促进我校与中学的互动沟通,仅去年12月份,我校邀请了83所中学校长参与论坛;五是以现场招生咨询会为主构建考生与学校现场对话平台,一方面安排96位招生宣传专家分赴省外参加了24个省份26场招生咨询会和山东17个城市20场招生咨询会,共提供现场咨询20余万次,另一方面于6月25日举办校园开放日和专业推介会,32个学院与2万多考生现场进行了指导和答疑,增进了了解;六是以热线电话为远程互动平台,开通9部咨询电话,随时解答考生和家长的问题。“六位一体”宣传平台实现了了考生与学校的无缝全位有情交流,既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又吸引一批学生报考我校。

一流的大学必然要有一流的人才,而一流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流的生源。生源质量的整体提高与学校办学水平、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息息相关。优秀的生源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前提,而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独特的区域优势又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二者形成良性循环,使越来越多的优秀考生汇聚青大,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也为创建知名高水平大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7年我校办学水平和社会美誉度进一步提高。在USNews2017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列中国高校第78位,世界高校948位,进入国际前1000名;在武书连2017年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青岛大学位列第90名;在中国教育在线官网发布“2017年中国最具人气大学排行榜”榜单中位列第20名,首次进入全国前20,并且是唯一一所省属非211高校。

相信,8000余名2017级新生的到来,将为青岛大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祝愿2017级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开启人生新的篇章!祝愿青岛大学蒸蒸日上,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