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青大
老徐话高招|青岛大学:因城市而兴,让学生留恋的山东高校优等生
发布日期:2023-05-06   浏览:[]

 

主持人:“听老徐徐徐道来,话高招招招精彩”,大家好,我是您的老朋友齐鲁晚报齐鲁一点通记者徐玉芹,今天老徐带着大家一起走进青岛大学。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青岛大学的分管招生的孔伟金副校长,我们非常希望能够从孔校长的口中了解青岛大学,他眼里的青岛大学是什么样的?

主持人:孔校长您在这个学校里工作多少年了?

孔伟金:我在青岛大学工作17年了

主持人:17年的时间,对这个学校应该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如果让您向我们的考生和家长来介绍青大的话,您认为青大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

孔伟金:各位考生,各位家长好!青岛大学是山东省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山东省和青岛市共建的高校,同时也是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和“冲一流”建设高校。

    青岛大学可以用这三个关键词向大家来介绍。第一个就是规模较大,目前在校生41000人,其中研究生是1万人,另外还有700国际交流学生;师资队伍,专任教师是2600人,有国家级称号的专家86人,省级称号的专家近200人。第二个特点就是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目前有79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教育和艺术,设有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专业学位类型,6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类型。第三个特点就是整体发展速度较快,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世界四大学术排行榜当中全部上榜,连续四年在软科世界大学排行榜500强。 

主持人:其实我一直在关注青大,尤其是胡书记过来之后,我对这个学校关注更多一点,我每年也要一定要走进学校。既然我要替大家来选学校,一定要自己真正了解这个学校,负责任的把学校好的专业、适合孩子的专业推荐给大家。

孔伟金:对啊,青岛大学你也都非常了解,现在的青岛大学是1993年由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等合并组建而成,最早的这个办学源头就是医学,可以追溯到1909年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百十余年来,学校坚持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之需要的办学宗旨,秉承明德博学守正出奇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山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适应国家对基础拔尖性卓越人才的需求,把专业结构优化作为重要举措,对学科专业进行了一体化优化设计,建立了四个融合的一流本科建设的路径。

    四个融合,包括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融合,从课程到培养模式到机制,一体化培养,一个导师带一个研究生同时指导两个本科生;第二个融合就是把教学和科研融合在一起,实施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把老师的科研项目、科研优势,学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转化成我们的育人优势;第三个就是把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融合在一起,坚持学科引领,以高水平的学科来推动我们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当中,三批39个专业获批,在刚公布的第二批国家一流课程当中我们获批16门,通过这个专业和学科的融合,推动了我们专业的现代化改造。同时,我们也加快了本科专业认证工作,我刚刚那个结束的一个会议,就是对我校口腔医学认证工作;第四个就是注重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这个融合,我们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加强能力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我们学校 “一二三四五”协同育人综合改革实现。也把我们的课程思政,作为我们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每一门课程都融入了思政元素。通过四个融合构建起青岛大学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学校学科的整个布局也是围绕着人的这个创新发展来展开的。第一个板块就是医学,医学是我们的优势特色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博士专业学位领域3个,7个本科专业全部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第二个就是师范教育板块,围绕着人的教育成长设立这个板块。第三个板块新能源板块,在材料物理化学这些学科当中。第四个是系统,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第五个是经管法,主要是为了社会治理。第六个文化创意,包括我们的美术、艺术,围绕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对品质的要求来设计的。第七个板块是纺织,纺织是学校的特色优质学科,经济社会发展,衣食住行,衣是排在第一位。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现代纺织已经不像大家传统认知上的产业了,智能化、时尚化、科技化元素越来越浓,产业结构的变革,已经颠覆了我们的认知。青岛大学的纺织是山东省高峰学科,也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围绕着产业链布局了纺织、轻化、服装、表演等专业,我们也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纺织学科为山东为中国这个纺织产业做出贡献。我想大家选择这个专业,肯定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也能够找到自己的很好的发展路径。

主持人:您提到这个设置,我也特别想给您举一个例子,其实我来之前我做了大量的调研,青大学生在外面回过头来再看母校的发展,我就问青大学生,我说你们现在回头看学校,你们现在对母校最深刻的感情是什么?或者说你们现在回过头来再看青大,你们觉得青大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

    大多数同学给我说的一个一致的观点,就是我们当时在学校的时候,我们感受不出来我们是什么样的学生,因为身边有太多优秀的同学,我们也感觉不出来自己优秀在哪里,感受不到我们母校到底强在哪里,但是我们走出来,融入到社会,这种青大特质特别明显,就是专业基础特别扎实、综合实力强,然后他们在跟人打交道的时候,能够感觉到,原来青大赋予了我这么多东西,自己原来没有意识到,他的专业学的非常好,同时学校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能够给他的成长提供非常充足的养分。所以当他们再回头看说,原来不知道我的母校还这么厉害,不输于其他任何一个学校,我就愿意以他为骄傲。

主持人:这是第一个例子,还有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刚才你有提到一点,我想这可能也是我们很多学生和家长非常关心的,就是您说这个本研一体化培养,这一点对大家来说很重要。

    我在采访中发现,咱们青大有的孩子本科阶段就进到了老师的实验室,然后这个导师他带硕士生带博士生的同时,带着这个本科生在搞科研。他们很快在这个专业领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兴趣之后,比如说参加科创或者其他一些创新大赛,通过这一些反馈回来,现了自己在这个专业上的优势,找到了这个专业和自己的学习特点的一个契合。这个方面其实是很多高校也希望能够给孩子塑造一个氛围,但是青大已经做到了。

    我觉得这两点恰恰是孩子们成长非常重要的,一个是他们在学校期间没有意识到学校给他们提供这么肥沃的土壤、这么丰厚的待遇,走出去之后他觉得原来学校给我这么多,所以其实青大应该更自信一点,你们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学生也很认可。另一个就是大学四年的过程,既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唤醒自己的这个兴趣和爱好的过程

孔伟金:对,正如你刚才讲的这两点,也是我们一直长期在坚持的,对学生的培养也是坚持这样的一种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去唤醒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路径呢,就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学习的氛围和环境,让学生走进我们老师的实验室,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既融入课程又融入实践教学过程当中,再加上科研训练,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

主持人:你刚才说纺织,我还真的对纺织学院做了一个摸底,老高考的形式下,当时有很多学生是调剂进的纺织类的专业,但是我在采访的时候就我就非常好奇,当年被调剂进纺织类专业的这些同学他们发展怎么样?他们最后喜欢上这个专业了吗?

    我调查之后发现,门外的人不想进去,门里面的人不想出来。为什么这么说,我觉得其实很多人对这个专业不了解,包括我在内,我真的花了点时间去了解。我也有查到4月初夏校长去参加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纺织人才大会,夏校长是中纺联的特邀嘉宾,同时也是中产协功能纺织品分会会长,青岛大学是秘书长单位,这也体现了咱们这这行业领域的一个地位。

    所以回到刚才说,学生们在外面的因为他们看不清他不想进来,就是因为他不了解,我采访了当年调剂进这个专业的学生,他们会告诉我说,当年不想进来,经过几年学习,但是现在已经保研了,我说青大有那么多可调剂专业,然后大家调剂进来之后也有人愿意转出去,因为青大的政策也很宽松啊,也给同学们提供很多转专业机会,我说那你既然调剂进来,你为什么没有转出去呢?

    但是这孩子跟我说,我学了之后,发现这个专业真的是个宝藏专业,非常好,而且他进去之后遇到了很好的老师、很好的学长在带领他们带着他们走进老师的实验室,跟老师一起做课题,然后进到这里面之后发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纺织是一个交叉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呢,也是充满了这个交叉复合,比如说从从化学材料、设计到艺术到创作,涵盖的领域是比较多的。

    我当时采访了几个学生,其中有一个现在已经保研到外校了,有一个学生是现在是在本校从本科硕士现在已经到博士阶段了,一个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个是纺织工程的,当时这两个学生都是调剂进来的,学了之后,觉得自己不愿意从里面出来,因为他们认为里面有很多东西可以做这个领域,同学说的特别好,一方面外面的人不想进来,不想进来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确实是专业性非常强,那么竞争的人就少,这对他们后来保研、继续深造这些都有很大的优势,保研比例在咱学校比例还非常高的,考研的同学成功率也非常高。

孔伟金:对本科生,我们也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发展和科研的训练,通过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来进一步创新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基础学科当中,设立这个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比如数学物理化学;国家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比如集成电路、预防医学;聚焦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推出的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强化了培养模式的设计,比如卓越医师、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卓越新闻工作者、卓越法治人才等,我们都做了很好的设计,以创新实验班的形式开展。另外,通过综合评价实施招生改革模式创新,强化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青岛大学人才培养的体系。同时我们也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进入老师的课题组,通过大创项目来对学生的针对性的学习指导。 

主持人:刚才您这一介绍说到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问题,我一下子想到了山大。原来青大一直在对标985,基础学科的试点、创新人才的培养试点都能够相应的对标到985高校,这说明青大一直是在对标更高水平的高校,定位非常高。只有目标定的高了,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孔伟金:是的,我们从2020年提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高校,这是我们的定位,也是学校发展的这一个长期的目标。首先要在本科人才的培养上,朝着学术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来努力,但是在这个培养定位当中有一些学科专业是要培养交叉型、复合型人才,这与学校的综合性有关,这也是学校的一个优势,我们既有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有应用型人才培养,还有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

主持人: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具有不同特色,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所以说你考到青岛大学,不用担心就是按照一条路来走下去,孔子说因材施教,青岛大学还真都做到了,按照不同的特色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培养。

主持人:刚才校长介绍到本科生实施导师制,全校范围内实施导师制,我觉得难度不小吧。

孔伟金:对,需要一个过程,学生大一阶段开始知识学习,从大二开始进入导师的课题组开展大创项目、科研训练,并且和毕业设计贯通起来,四年不断线,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强化综合的创新创业的能力。

主持人:所以我在采访学生中得到的信息,从您这都得到验证了。你看他们进学校之后,有机会进到研究生导师的实验室,其实本身他们也是本科生导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生态。你看好的大学,自身的实力比较强,本硕博都有,采用一体化人才培养,在这个环境下又能形成一个很好的培养生态,比如说本科生有机会进到硕士生博士生的这个实验室,同样一个导师他既带硕士又带博士…本科生听几次老师开小组会议,对他们来说都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触动,可能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就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孔伟金:我们刚刚结束口腔专业认证,教育部口腔教学指导委员会进校进行考察,他们也发现了我们培养的特色和闪光点,就是本科生进入老师的课题组以后,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从2020年以来就有几位同学第一作者发表sci一区论文,影响因子高达19,这样的论文也是在我们的本科生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创新的结果,也是我校“四个融合”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体现。

    我们也鼓励学生积极继续深造、继续发展、继续提升,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去年全校继续深造率达到38.3%,这也反映了我们学生的学习力状态。

主持人:我在学校校园里面走了一下,看到路两边宣传栏,咱们优秀学生头像专门挂出来,有考研之星、各种榜样,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校园文化塑造,打造一种积极向上、学生勇于自我突破、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精神。

孔伟金:是的,我们秉承着国家提出的敢闯会创精神,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五育深度融合,着力打造青岛大学人才培养的特色。通过课程融入、实践融入和竞赛融入这样的路径实现创意创业教育。

主持人:一说到这我忽然想到了胡书记,胡书记当时在山大的时候分管创新创业,当年我在采访他的时候,他在山大当时已经做到了这些,现在我非常开心,看到青大也做的这么好。

孔伟金:对,我们就是按照胡书记提出的三平台五体系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去年学校也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主持人:双创学院啊,非常棒。当年我问胡书记,他当时是胡校长,这么早就给孩子们搞创新创业教育,是不是将来所有人都会出去搞创业?他当时就告诉我说,其实不是让大家都出去搞创业,也不是说都让你去做什么,而是这种基因植根你的血液里面,将来如果你有这样的能力,也有这样的环境,然后他就发芽了。我当时觉得特别受益。在这个领域有非常多优秀的像你们这些优秀的,比我们更优秀的人在前面引领,让我看到更多。

    其实早期就看到创新创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整个国家需要创新方面的人才,早年的这些导向,现在一步一步都在实现了,就像胡书记讲的,唤醒意识,把这创新创业的基因融入到我们学习的全过程。有两种含义一种就是要进行实体的创业,另外一种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工作以后就是一个创业的过程,是基于岗位的创新和创业,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创新创业的基因、意识和能力。所以我们青大考出去的学生,我采访的这一系列的学生,他们走出去之后,回头再看为什么他们会觉得原来母校给了我这么多,一方面是给了他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说综合素质非常强,还有一点就是遇到新的东西不怵,我觉得这个应该就是学校在创新方面,给予他的培养,将来他走上社会之后就萌芽了,在他面对新的事物的时候,能够与时俱进,能够不断的进一步学习。

孔伟金:我们也非常注重学生的思政教育和育人的环境的打造,特别是胡书记提出“一二三四五”协同育人的体系,一是立德树人,这是我们的根本任务,二是知识教育和人格教育,三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四是有温度、有温情、有温暖、有温馨育人方法,五是成人、成才、成器、成事、成功的育人目标。另外还打造“书记下午茶”“校长午餐会”两大特色品牌活动,当然还有我们的典礼育人,青大的毕业典礼相信学生也应该关注到。

主持人:说到典礼育人,我就想起来,一个开学典礼一个毕业典礼,都是非常好的育人环节,青大在这块也做到了,在网上非常火爆。学生从中找到了自豪感、成就感,整体也反映了学校育人环境上。

主持人:我上次有来的时候还看到,晚上在一个大厅里面,有学生在那里练合唱,我一下子觉得这个大学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啊,青大正好也是有咱们专门的艺术学院还是音乐学院?

孔伟金:对,我们有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音乐类专业从音乐学到表演到作曲,比较完善。我们也承担了一些国家艺术基金,像《韩信》《敦煌之恋》大型的歌剧创作,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从歌剧的创作到舞台背景的设计、服装,声乐、器乐、舞蹈,信息技术的融入,都是由青大师生共同完成,在过程当中对学生的成长,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主持人:青大在各个人才培养这些环节,有非常成熟的设计,一个赛事或者一个大型的活动,都有整个师生的参与在里面,过程本身也是一个育人的过程。

孔伟金:对,而且像在青岛这个城市,也经常有一些国际化的大活动,也有一些全国性的活动,经常看到青大学生的身影。学校团委也建立了青大志愿服务体系,包括上合国际会议等,我们做一些服务工作。特别是外语学院发挥了语言的优势,我们有英语日语韩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服务于国际学术会议,创立了“外事帮”服务品牌,做出了特色。

主持人:老徐想给大家说的,大学与城市之间身是互相滋养的关系,青岛大学在青岛这样一个城市,青岛是国际化城市、品牌之都,所以孩子们如果在青大读书的话,本身有很多机会参与到青岛市的一些大型活动中来,也是非常好的锻炼。

孔伟金:对,就像你刚才讲到大学和城市的关系,非常到位。城市与大学密不可分,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又滋养了城市。青岛大学也把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作为重要使命,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服务于我们青岛产业的发展。

主持人:有一个数据,山东纺织类的纺织类企业的高管和技术人员里面百分之六七十都是青大培养出来的,青岛市很多的中小学校长也是青大培养出来的。上次在采访亓处的时候,我还跟他打趣青岛师范类专业这么好,没有面向全省招生人太可惜了。

孔伟金:师范教育是学校学科集群的一个板块。教育、医疗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基石,师范教育建设过程当中,我们充分挖掘办学优势,青岛市政府也对学校非常支持,市校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师范学院,通过发挥我们的学科和专业的优势,通过我们的人才培养来服务青岛的基础教育。同时,我们也通过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重构,更好发挥师范教育的优势。

主持人:我每次介绍青大师范类专业,好多家长就来找我,说徐老师怎么师范类专业,只面向青岛招生?

孔伟金:其实,学校只有一部分是面向青岛普通类的招生,还有一部分是公费师范生、体育教育是面全省招生。

主持人:关于青岛市和青岛大学的关系,我还特别想请教你一点,像青大每年这么多毕业生,留在青岛的能有多少?

孔伟金:青岛是一座国际化、开放型城市,城市的发展很有吸引力,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都非常完善,也是北方第三个过万亿的城市,学生还是非常的愿意留下来工作,特别是经过本科学习,或者到青岛大学继续深造后,整体能留在青岛的在70%左右。

主持人:那真是不少。我常常给大家说,孩子们在哪里上大学,留在哪里工作的机会比较大,你和我的这种观点是一致的。

    现在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也会给他讲到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你在这个城市学习,你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就有了这个城市的烙印和基因,如果说你在这个学校读书,大学与城市又是一个共生关系,那将来留在这里工作和你在外地读书再来青岛工作其实也是不一样的。你本身自己在这里成长了4年或者研究生再在这里接着读,你就觉得这是一个家呀,这个家里面还有我的学校,我的母校,自身的感情就在这里。所以城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孔伟金:您对我们青岛大学,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学校每年的本科招生规模7000左右,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的比例达到了2:1,今年研究生招生4000人,包括硕士和博士,学校也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发展还是很快,在各类排行榜上有名次了。

主持人:老徐每次在看这些榜单的时候,有意识的来查这个山东的高校,看完几个部属的高校,下面就是一定会看到青大,排名非常靠前,也是实力的一个见证了。

主持人:今天真是非常开心,能跟孔校长一起聊了这么多啊。谢谢!

孔伟金:欢迎徐主任多到青岛大学来指导工作,也诚挚欢迎大家报考青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