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介绍
发布日期:2022-05-05   浏览:[]

博古通今以文化人,览山观海薪火相传

----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一、学院简介

(一)历史沿革

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二十世纪 30 年代的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闻一多、游国恩、丁山、梁启勋、方令孺、沈从文等著名学者曾在此任教。2021 4 月,文学院与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组建成为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目前学院学科方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梯队合理,无论学术研究还是服务社会方面都有较大影响,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声誉。

 

1 历史悠久的国立青岛大学

 

2 蓬勃发展的青岛大学

(二)学科多元,师资力量雄厚

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师范)、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 5 个本科专业。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6 个学术型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学科教学(语文)、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 3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本科生约 2000 人,研究生 250 余人。学院有教职员工 130 人,其中专任教师 114 人,教授 25 人,副教授 38 人,硕士生导师 65 人,博士生导师 4 人,在校生 1700 余人。拥有一大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山东省社科基金、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山东省会展经济产业等各领域的国家级、省级专家库评审专家,以及相关专业教指委委员、学会理事、教学名师等。

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完成和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30 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 2 项、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 1 项、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文库成果 1 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3 项,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 1 项。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二、三等奖 8 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9 项,二、三等奖 20 余项;主持国家级规划教材项目 2 项,获山东省省级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 项、二、三等奖多项。出版专著、教材 30 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 200 篇。另有国家级一流课程 2 门、山东省一流课程 4 门、省级精品课程 7 门和校级精品课 17 门。

 

(三)教学科研资源丰富

学院拥有山东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东省孔子学堂、省级人文社科强化建设研究基地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与鲁迅博物馆合建有鲁迅研究中心,与青岛市合建有青岛地方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省级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学院另设有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研究与检索中心、海外文化教育中心、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半岛舆情研究中心、会展传播研究中心、女性文化研究中心、青岛全民阅读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影视产业研究中心、少儿传媒教育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建有融合媒介实验室、广告摄影实验室,国家级文科实训教育中心数字媒体实验室等。

学院几乎包揽了青岛大学所有部门的网站和新媒体的大部分宣传和运营工作,还有学院网站、青大文传微信公众号等,为师生提供了充足的教学与实践平台。

 

3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四)人才培养特色优势明显

学院推进四个融合建设工作,将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融合、教学与科研相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融合,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学业和职业规划指导,重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文学研究与创作、文化创意与传播、影视编剧与动画制作等人才培养特色。

我院与青岛市中小学、图书馆、档案馆、报业集团、广电集团、传媒企业、互联网平台等二十多个单位建有教学基地和合作协议,提供学生实习、实践、就业,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覆盖面 100%。近年来,学院鼓励各学科优势互补,积极组织不同专业学生组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互联网

+大赛、省创、挑战杯、全国大广赛、创意设计大赛等赛事,学院屡获优秀组织单位

优秀媒体支持单位优秀团队等奖项,百余名学生获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奖项,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好评。许多毕业生前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墨尔本大学等继续深造,主要到中小学、新闻媒体、党政机关、新媒体平台等企事业单位就业,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4 读书分享会

 

5 端午节纪念屈原诗文诵读

(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学院依托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常年合作的国际交流项目,学生每年有机会申请交换生去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已完成国际交流学习的目标学校主要有英国兰开夏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

学院借助国际学习汉语热潮,积极参与孔子学院的建设,多名专家曾担任世界各地孔子学院院长和骨干教师,有 200 多名毕业生赴美国、非洲、泰国等地担任国际汉语志愿者。学院为留学生提供学历教育和语言培训,曾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6 国内外学者作客博文讲坛

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各专业介绍

(一)汉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学(师范)(050101

汉语言文学专业 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方向,其历史可追溯到二十世纪 30 年代的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大师与名师荟萃,闻一多、游国恩、丁山、梁启勋、方令孺、沈从文等著名学者曾在此任教。汉语言文学专业 1998 年获批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2009 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 年获批国家一级学科硕士点, 2019 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现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6 个学术型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 基本修业年限为 4 年,可在 3 8 年内完成学业。教学活动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方面,须修习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 160 学分方能毕业并获得学位。理论教学有必修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秘书写作、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等 14 门)、选修课程(《诗经》《论语》《道德经》《庄子》《说文》《红楼梦》、鲁迅、曹禺、沈从文等作家、作品导读以及乐府诗、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元明清戏剧、电影理论、秘书礼仪等专题研究共 76 门)以及思政类、外语类、体育类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写作训练、实习、社会调查、创新实践活动、学年论文、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青岛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是在原青岛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发展的。1978 年青岛师范专科学校恢复办学,当年开始招收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1993 年原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到青岛大学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当年开始招收本科,汉语言文学(师范)是最早设置的本科专业之一。2010 年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开始教育硕士招生,学科教学·语文是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 2015 年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合并到青岛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文学院的专业之一。本专业立足于学校办学定位和社会需求,逐渐凝练和形成了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积极探索综合性与师范性相统一、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三字一话为基础,学科素养与教学素养为两翼、校内与校外导师协同培养的育人模式。本专业在语文教育人才培养和研究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是青岛市语文教师培养的重要阵地,为青岛市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语文教师,为岛城的语文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自 2016 年开始,面向全省招收公费师范生。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较强,综合素质较高,在山东省师范类高校从业技能大赛以及中小学说课大赛中包揽多个奖项。毕业生们也因出色的综合表现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师资队伍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老一代学者黄伯荣、赵明、冯光廉、崔西璐、刘增人、徐鹏绪等在国内享有美誉,刘东方、姜振昌、徐宏力、周海波、侯传文、窦秀艳、周远斌、魏韶华、王凯、戚晓杰等一批中青年学者也颇具知名度。现有专任教师 72 人,教授 25 人,副教授 24 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50 余人,博士生导师 4 人,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人才称号 14 人,市级、校级人才称号 22 人。

学科专业优势 汉语言文学专业 1998 年获批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2009 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 年获批国家一级学科硕士点, 2019 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拥有省级科研平台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山东省人文社科强化建设研究基地、山东省孔子学堂山东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与鲁迅博物馆合建有鲁迅研究中心,与青岛市合建有青岛地方文化研究中心,另设有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研究与检索中心、海外文化教育中心、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和 2 个省级教学团队。

科研资源十二五以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43 项,其中重大项目 3 项,重大专项 1 项,省部级课题 60 余项;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二、三等奖 6 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10 项,二、三等奖 27 项;获省级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 项,二、三等奖 6 项。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二、三等奖 8 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9 项,二、三等奖 20 余项;出版专著、教材 30 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 200 篇。另有国家级一流课程 2 门、省级精品课程

7 门和校级精品课 17 门。

 

7 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9 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

 

8 国家社科基金三个重大项目立项书

人才培养质量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活动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方面,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多样化成才途径。三十余年来,本专业培养了近万名本科毕业生,有 1000 余名毕业生前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爱丁堡大学等深造,主要就业方向为中小学、新闻媒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近三届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分别为 74%75.2%76%。毕业生们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著名校友有:孟庆敏 1986 级 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周勇 1990 级 北京立诚致广资讯有限公司 CEO、青岛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李坤兴 1990 级 青岛市统计局副局长陈勇 1995 级 东方卫视 PPTV 财经频道供职,国内第一个证券视频平台股拍 app 负责人吕振 2004 级 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部干部董斌 2004 级 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通信局干部

 

9 源泉剧社驴得水剧照

 

10 暑期三下乡文传学院赴青岛市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育关爱团

 

11 暑期三下乡文传学院赴平度历史文化创新团

(二)新闻学(050301

专业概况 青岛大学于 1994 年起招收新闻学专业本科生,系山东省首家创办新闻学本科教育的综合性高校。目前,新闻系下设新闻学本科专业和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点,为青岛大学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单位。新闻学专业培养体系成熟,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以学科交叉、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兼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融合创新、特色见长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成果斐然。

师资队伍 新闻学专业目前在岗专职教师 19 人,硕博比 100%,其中,教授 3 人、副教授 8 人、讲师 8 人,博士 11 名,省级教学名师 1 人,8 人拥有传媒行业工作经验,11 人具有海外访学经历。同时,专业聘请 32 位跨学科、跨行业专家共建组成新闻传播+人文+艺术+技术交叉融合型师资。教师教学科研实力雄厚,主持青岛全民阅读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三年立项 5 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 项省部级及横向课题,发表 CSSCISSCI(二区以上)来源期刊论文 30 余篇,主持山东省一流课程和山东省高等学校联盟一等奖优秀共享课程各一门,多次获得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及各级教学奖励,校级教研立项 10 余项。

培养特色 新闻学专业实施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以教研科研为引领,贯彻实施科研育人、特色培养,以赛促教、实践育人理念,与大众报业集团、中国新闻社山东分社、青岛市广播电视台、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青岛出版集团、青岛新媒体基地等 20 余家机构长期稳定合作,共建纵贯国家及省市、横跨多元业态的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创新建设

“1+1+1+N”全媒体融合型课程体系,以通识课强基、以专业课固本、以技术创新课融通、以多元拓展课添翼,培养学生的厚重情怀、扎实理论、专精业务和特色创新素质与能力。实施双导师-项目制育人模式和课内仿真实验+课外校内媒体实践+校外专业媒体实训梯度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突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培养成效 指导多名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获得中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山东省高校好新闻、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多项专业赛事奖项,以及 2019 年度全国全民阅读优秀项目、2017-2018 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最佳随队新闻官等专项奖励。毕业生去向包括政府机关及基层单位,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海尔集团、华为集团、字节跳动等主流媒体、企事业单位及知名新媒体机构,以专业情怀和出色能力服务社会,荣获大量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等省部级以上嘉奖。约 30%毕业生进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深造,目前已向中国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多所高校输送优秀师资。

 

12 新闻系承办 2018 全国新闻学教学科研高级研讨班,教师指导本科生承担全部融报道工作,采制作品在人民网、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等媒体发表。

 

13 新闻系毕业生王丽君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一等奖

 

14 新闻系毕业生牟宗平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5 新闻系教师指导本科生团队荣获 2019 年全国全民阅读优秀项目

 

16 新闻系获 2020 年度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组织奖

 

17 新闻系获第二届寻找山东最美大学校园微视频/摄影大赛优秀组织奖

 

18 新闻系融合新闻实务课程学生作品

 

19 新闻系师生在青岛广播电视台进行现场教学

 

20 新闻系学生参加教学实习

 

21 新闻系学生参加专业实习

(三)广播电视编导(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以戏剧影视、文学、新闻与传播学等相关学科为基础,探究广播电视节目传播与创作理论、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与制作、新媒体影视艺术规律的学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理论知识和创作技能于一体、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于一身的媒体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眼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学科与产业前沿,旨在培养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纪录片导演与创作、频道与栏目策划、节目采访制作能力,能在电视、网络等媒体机构从事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师资队伍 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 19 人,其中教授 1 人、副教授 9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8 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 100%,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比 26%45 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 63%,形成了中青年为主、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多名教师担任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影视评论专业委员会、中国新闻传播史学会广告与传媒专业委员会理事、华夏文化促进会传播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广播电视协会理事、山东省高等教育人才研究会文化和旅游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等。除了专任教师外,本专业聘请多位业界导师,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教研科研 本专业教师注重教研、科研,成果显著。近三年立项纵向项目 11 项,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 3 项,山东省社科基金 2 项,市厅级社科基金 6 项;立项横向项目 3 项。参与教学改革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发表国内外高水平论文近 20 篇,其中 SSCI/SCI 4 篇,CSSCI 8 篇。出版著作 1 部,教材 3 部。建设 MOOC 课程 3 门,获批山东省一流课程 2 门。

培养特色 本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 4 年,在新文科背景下,基于 OBE 理念,以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当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通过扎实的学科和专业规划、论证,形成能力为先,学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与各级媒体及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传媒公司合作,聘请多位业界导师参与学生培养。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着眼于广播电视发展前沿,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纪录片导演与创作、频道与栏目策划、节目采访制作等方面能力,能在媒体机构开展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效果 编导专业 2008 年被教育部批准设立,2010 年开始正式招生,是省内高校中较早设置的本科特色专业。本专业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深入改革探索,积极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根据专业特色化发展,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社会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满足学生继续深造就业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掌握采、写、编、摄、评、说、播的基本技能,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方法和制作技巧,能够运用广播电视艺术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编导与创作。

 

22 文传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参与“2021 高校招生服务光明大直播-走进青岛大学直播活动,图为正在采访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

 

23 学生与韩国清州大学学生一起合作拍摄微电影《留学》

 

24 学生在青岛大学浮山书店拍摄视频《我和我的青大》

 

25《我和我的青大》(浏览量 12w+ 点赞 2400+

 

26 学生创作的《我只看到你的眼睛》,青岛大学视频号首发,获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推送、半岛都市报推送、鲁网青岛推送、中国教育在线山东分站推送、凤凰新闻推送、观海新闻推送

 

27 部分获奖作品和主创人员展示

 

28 部分优秀毕业视频展示

 

29 部分优秀短视频作品展示

 

30 部分优秀短视频作品展示

 

31 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9 年成为山东省广播电视协会理事单位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动画专业

(四)动画(130310

动画是服务于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体现科学与艺术慎独融合特色的交叉学科专业,以动画、漫画及数字内容创作、生产、传播、运营规律及相关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繁荣社会文化,增进文化交流,丰富文化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动画主要涉及艺术学与工学等学科门类,涉及的主干学科有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并且同音乐与舞蹈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工程、艺术学理论、传播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

展,具有较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动画专业培养掌握动画、漫画、游戏设计的创作、制作及相关工具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从事动画、漫画的策划、创作、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的创新型专门人才。

师资队伍 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 19 人,其中教授 1 人、副教授 9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8 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 100%,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比 26%45 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 63%,形成了中青年为主、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此外,学院正在从媒体、动画公司等引进该领域的专家、教授来院任教。

培养特色 动画专业学制四年,学科设置适应现代影视动画数字媒体需要,主要开设特效合成、数字绘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制作、栏目包装等实用性课程,培养学生进行影视片头,游戏动画,动漫插图、动漫图书、动漫报刊、动漫广告等方面的理论化及实践创作能力;为影视部门、广告、网络等媒体平台的制作岗位培养能从事原画设计、电脑动画设计、影视动画制作与编导、动画创意设计等工作的高级专业型人才。

培养效果展望 动画专业于 2011 年经教育部批准招生,是省内高校中设置的本科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的优秀学生报送或考取了江南大学、上海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大批毕业生到大型影视动画公司、传媒公司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该专业的考研率和就业率排在前列,多次入选青岛大学热门就业专业。

 

32 国际交流动画设计工作坊

 

33 学生参赛作品获奖

优秀毕业设计展示

 

34 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数绘作品展示

 

35 数绘作品

三、院长寄语

青岛大学文传学院是一个有历史、有情怀、有故事、有景致、有名师、有活力、有空间的地方,希望同学们报考青岛大学文传学院,感受博古通今以文化人,览山观海薪火相传,愿青岛大学文传学院因你们而改变,愿你们因青岛大学文传学院而改变。刘东方四、联系方式

1.咨询电话:

学院教学办:(053285953091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和中文教育系(汉语言文学 师范):(053285950939 新闻系:(053285955960

影视系(广播电视编导、动画专业):(053285953359 学工办(团委):(053285950693

2.电子邮箱:bkjxb@163.com

3.网址http://ljc.qdu.edu.cn/

4.学院微信号及微信公众号二维码: